前特首梁振英連日發文,炮轟外國記者協會不應該邀請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,為什麼?
《明報》專欄〈最緊要有C〉在8月8日刊登了我題為〈沙中・禮頓・梁振英〉的一篇文章,我在文章中一再強調我相信梁振英所6月中所陳述,即他沒有在UGL提供400萬英鎊「分手費」的合約期內(2011年至2013年,即是涵蓋部份特首任期),向UGL提供服務。
不過這些不是文章重點,重點在於提出UGL、禮頓、CIMIC、港鐵與梁振英五者在2011年至2016年間,關係錯縱複雜,「溫馨」提示前特首要及早釋去公眾疑慮。結果梁振英透過律師致函《明報》作出回應,回應的內容大家可以【點擊這裡】得知一二,在此不贅。梁前特首透過律師而不是前行政長官辦公室職者回覆,希望收到什麼效果,大家雞吃放光蟲,心知肚明,問題是我不是無的放矢。
我利用網上輿情監察系統《Deeplook.ai》研究,究竟大家在過去24小時討論「港鐵造假事件」時說什麼、關心什麼,你會知道我的溫馨提示何等溫馨、善意。截至8月9日晚上10時30分止,輸入「港鐵」((識別到的花名包括「狗鐵」等)錄得257則留言,佔比重最多的是詞彙是「沙中線」,比重高達16.9%,其次是佔15.5%的「港鐵高層」,「馬時亨」只佔留言的2.3%,反映網民在網上提及「港鐵」的留言,焦點不在馬時亨。
再看馬時亨,輸入「馬時亨」(識別系統自動將「屎坑馬」、「馬屎坑」等花名一併竹計算在內)後相關的留言只有66則,而留言內容分散沒有重點,佔比重較大的詞彙已是佔4.5%的「沙中線」,其次「食屎啦」佔1.8%。那麼,重點去了那裡?答案是禮頓及梁振英。
過去24小時提及「禮頓」及「梁振英」(花名包括「689」、「六八九票」等等)的留言達到175則及194則。提及「禮頓」的留言主要集中在「沙中線」(佔11.8%)、「承建商」(佔7.6%)、「豆腐渣」(佔6.7%)及「四百萬」(佔3.4%);提及「梁振英」呢?「沙中線」與「香港人」比重相同,高達到9.3%,有趣的是留言涉及「轉移注意力」的與「陳浩天」比重相若,接近5%。數據反映什麼?
網民的留言反映大家注意力不再在馬時亨身上,而是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禮頓及梁振英身上,而談及梁振英時除了「港獨之父」、「香港人」、「陳浩天」及「23條立法」這些與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下周演講相關的詞彙外,還駭然包括「利益輸送」、「大白象工作程」、「轉移注意力」等等,即是不少市民將梁振英與禮頓或港鐵事件扯上關係,留言特別提及「四百萬」。
梁振英就我的文章發律師信,重點可能略有偏差,因為我是否相信你沒有「延後利益」並不重要,重要是大家不相信,我在提醒你大家不相信啊,你要想辦法堵住他們攸攸之口。
《Deeplook.ai》只是搜尋了過去24小時的留言,若花點時間搜尋過去7日甚至1個月的留言方向,可能會明白港鐵事件慢慢由馬時亨、港鐵燃燒至禮頓、中國建築,到今天再燒到UGL及梁振英身上,系統一直在研究港鐵事件下一步的發展,才毅然作出呼龥。
最後大家或會問,陳帆呢?運房局局長陳帆的確有其特異功能,提及「陳帆」的留言只有87則,其中主要集中在「馬時亨」及「唔關佢事」,分別達到15.5%及8.5%,整件事真的好像「唔關佢事」,大家連陳帆及運輸署署長陳美寶是港鐵董事局成員亦忘記了。
梁振英團隊或港鐵團隊若對系統有